第八回瓶外壁干燥影響因素之三,盤子的孔隙率
改革開放,催生了很多現象,例如抄房團、北漂、南漂……等等,我們的男主也是漂零一族,積分落戶似乎在向他招手........(此處省略500字)
大神:不好意思啊,我們繼續吧!
制造部經理: 好的,我們也正好看完BW系列瓶外清洗干燥機的視頻, 您繼續吧。
大神:前面我們已經討論過,瓶壁之間的縫隙,所形成的內部擴散條件是影響瓶外壁干燥的重要因素,簡單地用風扇吹盤垛的方法不能改善瓶間縫隙內的通風條件,對瓶外壁干燥也沒有明顯的效果。
有沒有什么辦法改善擴散條件呢?
我們還是用溶洞暗河里的水鳥做例子,我們簡單回顧一下。鳥兒從水面起飛,找不到洞口,找到洞口的又擁擠不堪,于是在空中亂飛亂撞,一部分落到水里,水面上的鳥兒也難以起飛。在擴散條件不佳的盤子里,瓶外壁上的水分子逃逸蒸發過程就象鳥兒一樣,難以起飛。
如何幫助鳥兒們快速起飛,首先要疏通出口,如果將溶洞的洞口擴大,或者增加一些洞口,那么洞口就不會擁堵,鳥兒也能很快飛出溶洞,洞內已經起飛的鳥兒就不會撞到一起,水面上的鳥兒就能快速起飛。
小?。?/span>多開一些洞口,就是我們盛放安瓿瓶的盤子,在盤子底部多開一些孔吧。
大神:是的,這個之前我們在視頻連線時,聊過的??纯次覀冄b瓶子用的盤子,盤子底部的孔就好比溶洞的出口,如果增加盤子底部的孔眼數量,或都適當加大孔徑,就相當于給溶洞增加洞口數量,擴大洞口,擴散條件自然就得到了改善。
盤子底部的孔多少合適呢?關鍵的因素有兩個——孔眼密度和孔隙率。
孔眼密度由孔眼數量決定,通常來說,最好能夠保證每一個瓶子的底部都能接觸到至少一個孔眼。另外,盤邊拐角處最好能開設孔眼。
孔隙率是盤底孔眼總面積和盤底部面積的比值。不同的孔隙率,配合北京藍鼎科創有限公司研發生產的瓶外壁清洗干燥機使用,干燥效果如下:
孔隙率20%,冷瓶,使用本公司設備,不加熱,30分鐘左右快速干燥;
孔隙率10%,冷瓶,使用本公司設備不加熱,40分鐘左右快速干燥;
孔隙率5%,冷瓶,使用本公司設備不加熱,60分鐘左右快速干燥。
制造部經理:干燥速度這么快!看樣子這個孔隙率很關鍵呀,有沒有快捷的估算方法?
大神:我在實踐中總結出以下快速的估算方法,一般開圓孔的盤子有兩種排眼方法,一種是相互鄰近的三個圓孔之間構成一個正三角形;另一種是一種是鄰近的四個圓孔之間構成一個正方形。這兩種開孔方式的孔隙率計算公式如下:
三角形開孔方式,孔隙率=(孔徑)2/(孔徑+孔邊距)2 × 0.908 ×100%
正方形開孔方式,孔隙率=(孔徑)2/(孔徑+孔邊距)2 × 0.785 ×100%
舉例說明,孔直徑7mm,孔邊距20mm,孔隙率如下:
三角形排列,孔隙率=72/(20+7)2 × 0.908 × 100%=6.1%
正方形排列,孔隙率=72/(20+7)2 × 0.785 × 100%=5.3%
總結一下,增加盤底開孔數和孔隙率可以有效提高瓶外壁干燥效果。
制造部經理:小丁啊,打電話給車間,拿幾個我們常用盤子來,測算一下看看。
小?。?/span>好的,現在就打,“喂,老馬啊……”
未完待續:第九回【瓶外壁干燥影響因素之四,氣流組織】